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1亿,全年民生投入达13.31亿,八项惠民工程、40项惠民实事全面完成目标任务2013年,阎良区坚持稳中求进促发展、多措并举惠民生、进位争先谋跨越的主基调,经济效益不断提升,阎良城乡群众也因此得到了更多的实惠。今年,阎良区把优服务、做环境作为发展的生命线工程,着力优化产业环境、政务环境、城市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公共服务环境等六个环境,以良好的服务环境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内生动力,用经济的不断发展更多地惠及民生、为老百姓创造更多的福祉。
食品安全是最大的民生问题。一年来,阎良区把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有机结合,积极做好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严厉打击各类食品违法行为,加大食品安全监督检查频次,强力推进蔬菜、粮油、馒头、早餐、肉品、药品、餐饮等七大放心工程,着力为老百姓构筑食品安全防线。
完善机制健全监管体系
以前在菜市场买青菜,我都拣那被虫子咬过的,没农药呀!不过现在可好啦,咱市场上的蔬菜都经过了农药检测仪检测,吃着更放心了。阎良区皇城丽都小区居民王敏高兴地说。
如今,航空城城乡群众的菜篮子与米袋子更丰富了,如何让老百姓吃得更健康、更放心成为阎良区惠民工作的重心。为此,该区多次召开食品安全专题会议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针对食品安全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研究讨论解决办法,安排部署重点工作;与各镇街、相关部门签订了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结合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具体任务和日常监管实际,以区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名义制定下发了《阎良区食品安全工作要点》,各镇街、各相关部门按照全区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全区食品安全工作要点中的重点工作,拟定方案、落实责任,明确目标任务,确定完成时限,有效促进了全区食品安全工作的稳步发展,保障了全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任务的落实。
切实提升基层食品安全监管能力,严格落实镇(街)食品安全工作职责,在全区各镇、街设立食品安全办公室,明确专职岗位和专职人员,在各行政村、(社区)配备食品安全监督员,基本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监督有力、运转顺畅的区、镇街、村(社区)三级联动监管网络。同时,该区制定了《镇街食品安全办公室工作职责》、《行政村(社区)食品安全监督员工作职责》等工作制度,进一步明确了镇(街)食品安全工作职责和行政村(社区)食品安全监督员工作职责,真正做到了食品安全监管主管部门明确、工作人员明确、职责任务明确、工作目标明确,为食品安全工作奠定了基础。
突出重点强化专项整顿
每次看到抽检结果都是合格,我们卖着也很放心!阎良区新华路街办某综合市场小贩谭冬笑着告诉笔者。
认真履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针对乳制品、食用油、肉制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酒类、蔬菜副食等重点领域,阎良区统筹安排,紧密配合,有力、有序开展各项食品安全专项治理,认真排查食品安全隐患,始终保持了严厉打击食品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先后开展了农村食品安全、打击食品犯罪保卫餐桌安全等近20项专项整治工作。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督促企业限期整改,做到及时解决问题、及时排除风险。针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厉查处。通过专项整治,在打击无证生产和制售假冒食品问题的同时,全区饮食产品质量稳步提升,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意识明显增强。截至目前,该区已创建市级放心粮油店4家、放心馒头网点3家、省级放心粮油示范店1家、省级放心粮油经销店2家,药品零售企业示范店5家、放心早餐经营户12家,先后开展肉品专项检查,累计检测蔬菜、水果品种60余种,22000余个样本,检测合格率达99.98%。
注重引导培育道德体系
食品安全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参与,更需要食品生产经营者遵纪守法、诚信经营。阎良区一手抓监管整治,一手抓宣传引导,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多种渠道,运用各种宣传载体,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在全社会培育健康的经营道德体系和良好的消费理念。
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创新活动形式,突出社会共治,组织区食品药监局、农林局、经贸局、卫生局、粮食局、教育局、水务局、工商分局、质监分局等九部门集中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通过悬挂横幅、设置展板、发放资料、现场释疑解惑等方式,面对面向群众集中宣传《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知识;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聘请专家教授对全区食品安全执法人员、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同时,组织全区各镇街、各相关部门到外地参观交流学习,取长补短,有效提高全区食品监管水平。在日常工作中,各相关部门加强职业道德宣传教育,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和诚信守法经营观念,及时发布食品安全提示警示,引导公众理性消费、科学饮食,积极倡导自觉维护市场食品安全秩序的正确经营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