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2013莲湖经济社会发展回眸

2014-01-08 09:15  兵马俑在线

2013年,莲湖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转型发展这条主线,坚持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大力实施“三五七”经济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平稳向好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创新社会管理,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69万莲湖群众共享发展硕果。

莲湖荣誉榜

2013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国法治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国区县级防震减灾工作综合考核先进单位等国家级表彰13项;

●全省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五强区、省级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区、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等省级表彰27项;

●全市质量强市先进区、全市重点建设项目先进区、全市老龄工作优秀区、全市残疾人工作优秀区、全市缓堵保畅工作先进集体、全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市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市政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等市级表彰30项。

莲湖大事记

●皇城现代商贸聚集区和土门国际商务聚集区分别被列为国家和市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聚集区;

●大兴新区商贸服务业聚集区被评为省级服务业试点区;

●承办了欧亚经济论坛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圆桌会议、丝绸之路商旅文化博览会、2013中国·西安清真美食旅游季暨马来西亚清真美食节等国际性活动和大型会议;

●全国城管标准化执法和服务模式理论实践价值座谈会、全省法院立案信访大厅现场会、全市非公党建座谈会、全市建筑工地文明施工现场观摩会等相继在莲湖区召开。

经济转型 一路前行

坚持把调结构、促转型

作为提升发展质量的主线

过去的一年,莲湖区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发展壮大服务业作为促进经济转型的主攻方向,制定和落实《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意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实施细则》、《推进商贸企业升级发展奖励资金》等政策措施,在全市率先探索开展综合治税工作,大力推进营改增试点,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升。

大力发展三大经济形态,总部经济、楼宇经济、街区经济聚集效应显现,新增总部企业12户,产值过亿元楼宇达到17栋,规划建设和提升改造了一批特色街区,西大街、北大街综合商业街区销售收入增长11%。

紧抓“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机遇,商贸服务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发展,大唐西市丝绸之路风情街区一期建成开街,全年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22户,实现310户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全年累计接待游客18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1亿元。

转型发展取得新突破,经济发展方式从“二三并重”向“优二强三”转变,二三产业比例由去年同期的44.3:55.7调整为42.8:57.2,税源结构由工业税占主导向工业、商贸业、金融业等多元型税收结构转变。产业项目占到项目总数的55%,投资结构呈现文化、旅游、体育、生活服务类地产和商贸综合体多元发展格局,传统服务业加快向电子商务、信息咨询、会展旅游、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转变。

坚持把项目带动

作为调结构、促发展的重要载体

发挥重点项目的带动作用,坚持区级领导包抓项目联系制度,加大对重点项目建设的行政效能监察,在全区开展“三官一律”进重点项目活动,积极主动做好项目跟踪服务,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加强项目制度建设,修改完善《莲湖区项目考核奖励暂行办法》,为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全年共开工建设区级重点项目106个、完成投资152亿元,项目建设呈现投资总量大、开工项目多、建设进度快、产业结构优的良好态势。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西洽会期间成功举办“2013·莲湖区土门地区投资环境说明会暨莲湖区项目签约仪式”,积极参加陕粤港澳经贸合作周等各类招商活动,签约项目40个、金额310亿元,为加快发展注入了活力。

坚持把重点板块建设

作为实现赶超式发展的引领

莲湖区充分发挥大兴新区综合改造示范带动作用。全年项目新开工面积132.6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12万平方米,龙湖MOCO国际等一批标志性商贸综合体项目进展顺利。文景南路等3条道路建成通车,陆续建成医院、文体中心等民生项目,城市综合改造价值加速兑现。

全面启动土门地区综合改造。完成综合改造总体策划和战略规划编制,确定国际商务区总体定位,落实市级10项授权。强力推进中央活力区核心区、团结南路道路拓宽综合改造(一期)、红光路集中安置区3个重点项目建设和“四村”搬迁,收储3家企业土地393亩。

全力推进城中村棚户区改造。树立全区一盘棋的发展思想,把城中村棚户区改造作为改善民生、提升城市形象、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抓手。

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全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累计完成41.54亿元,总量连续七年保持全市区县第一。据预测,2013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3%以上;非公有制经济占经济总量比重达到4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5%;17个市级重点在建项目完成投资85.8亿元,完成市考任务的127.22%。

社会管理 不断创新

坚持把提高城市管理能力

作为促发展的基础

2013年,莲湖区在全省率先建立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联席会议制度,推行“1+N”联动综合整治,完善区、街两级城管委运行机制,健全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考核评价体系,标准化管理和标准化执法向全区55个部门全面推行。

认真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形成齐抓共管、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的自觉性不断提高。全面加快“智慧城管”系统建设,完成区数字化城管平台改造提升,在全省率先建成建筑工地综合监管远程监控平台,案件处置效率提高30%。

坚持把深化社会治理创新

作为促进和谐的根本保障

“N+5”群众工作模式、“三调联动”工作机制、“三官一律”进社区、进重点项目——莲湖区在深化社会治理的道路上不断创新。

全区开展社工队伍试点,在18个社区建立社工服务站,组建407人的社工队伍,建成全国首批社区紧急救援志愿者服务站。建立流动人口和出租屋服务管理工作“三管、十服务”工作格局,在全省深化平安陕西建设工作会上做了经验交流发言和推广。深入推进平安莲湖建设,建立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相衔接的工作机制,加强对群体性、团队性外来经商及个体经营者的规范管理,对违规非法经营者依法有序进行了整顿打击,全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扎实推进“8+3+N精品工程”,建成8条精品线路、3大精品板块以及靓丽街区10个、明星社区18个、文明示范商户480个;对区数字化城管平台进行了改造升级;安装新式果皮箱3125个,增加机扫车8辆,机扫率达到52.95%,占道经营整治、野广告清理、环卫设施管护等重点任务有序推进;新增城市绿地面积3.26万平方米。

服务民生 持续给力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

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为了给老百姓提供顺畅的交通环境,莲湖区以完善路网结构、治理交通易堵点、建设停车场为重点,顺利完成市上下达的10项重点任务;组建运营历史文化街区电瓶车队,区域交通秩序明显改观;发挥区内地铁1、2号线11个地铁站口交通枢纽作用,初步构筑地铁和地下过街通道、人行天桥、地面公共交通等立体交通体系。

生态文明是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莲湖区构建以“一环二线”垂直绿化为重点的绿地系统,新增绿地3.26万平方米;大力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检查,增配了道路清扫、洒水、执法巡查车辆,推行建筑工地防尘标准化管理,超额完成年度燃煤锅炉拆改及煤改洁任务,辖区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政务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公安莲湖分局出入境接待大厅、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区金融服务中心“一厅三中心”投入使用,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被人社部评为全国人社系统优质服务窗口。

在全市首家开展“邀请公民代表走进政府”活动,完成区政府门户网站改版升级,开通“莲湖发布”政务微博,进一步搭建政民互动平台。

全年民生支出占新增财力的10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增长11%左右;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1472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1%以内;新增小额担保贷款完成1.5亿元;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8%;18个居家养老示范站和10个老年餐桌示范点已全部建成;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和办事公开,累计公开政务信息、工作动态13320条,办理、回复网民投诉、咨询、建议共424件,办结率100%。

缓堵保畅工作全力推进,建设公共停车位1062个,引导社会单位开放停车位576个,完成香米园正街等7条背街小巷改造和2公里以上支路建设,对36处拥堵点进行专项治理,启动3处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建设;质量强市年度任务全面完成,全区国家、省、市名牌目前达到100个,总量位居全市区县前列。

文化产业增加值预计增长27.1%;科技研究与开发投入累计完成2150万元;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23.8%;启动历史文化街区电瓶车旅游观光项目,区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旅游投诉服务中心建成运行。

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预计降低3.6%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预计降低5%;万元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预计降低3.9%;深入开展扬尘污染治理、环境安全集中整治和小污染企业整治工作,拆改燃煤锅炉57台,实施煤改洁10367户。

全站热点
副区长樊增文贯彻落实1月6日区政府主要领导安全生产调研指示精神 深入基层检查交通运输安全工作

2014-01-07 19:00阅读

抓住机遇 加快发展

2014-01-07 15:25阅读

胡家庙街道召开区委全委会精神贯彻落实会议

2014-01-07 09:13阅读

市档案局验收组到汉城街道验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街道”创建工作

2014-01-06 11:26阅读

县文体广电局六项措施贯彻全委会精神

2014-01-03 19:08阅读

区纪委信访室深入未央区地税局检查指导工作

2014-01-03 11:12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