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目标的指引下,未央区积极投身于大西安蓝图建设规划中,扎实推进百村城改计划,三年来累计完成了100个行政村、137个自然村的整村拆除,拆除面积达2300万平方米,涉及群众15万余人,进一步加速了未央城市化进程。就辛家庙街道来说,先后完成了刘南、刘北、辛家庙三个村的整村拆除工作,拆除面积达130万平方米,涉及群众5千余人。随着城改工作的深入推进,我们深刻认识到,城市化不仅仅是农民向居民、股民的身份转变,也不仅仅是进小区、住高楼这般简单,更重要的是村转居民思想、意识的转变,素质的提升。只有实现市民素质以及文化建设、社会事业等软实力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生态环境等硬实力的同步提升,才能更好地推动区域全面城市化,从而实现人与地区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
据统计,2006年辛家庙地区原有农业户籍人口8815人,在城改工作的推动下,大部分丧失原有宅基地或土地,成为新市民的多达5000余人,所占比例近60%。城改新市民如何适应城市的公共秩序和生活方式,了解和遵循区别于以往农村相对较为宽松的社会管理结构和相对更为密切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转变思想观念,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成为新市民素质的最基本要求。对于城改新市民个人而言,其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其生存发展的状况。在城市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结构性失业不断加剧,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丧失了原有的与农民身份相关的经济关系后,新市民必须加强自身学习,用新知识、新技能武装自己,强化规则意识,提升城市意识,以自身素质的提升实现自我发展的愿景。对地区而言,城改新市民素质的提升不仅是推进城市化的关键,更是提升区域竞争力、促进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