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困难交给党员干部,把方便留给居民群众”。搭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平台,让党员在岗位上闪光,让群众在接受服务中得实惠。今年以来,新城区在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深入开展向王保玉同志学习,争创服务型党组织,争当服务型党员活动。以创新促转型,党组织打造引领,党员带头行动,深入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亮出服务“牌子”,扑下实干“身子”,做实为民“样子”。
开拓创新 打造特色化服务
十八大报告提出,“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新城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把做好为民服务作为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开展群众路线的有效抓手,在各领域各行业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一支部一特色”的创建目标,每个支部打造一个品牌特色服务项目,选树一批服务型党组织或服务型党员的先进典型,建立服务群众的长效工作机制,不断探索和提升为民服务个性化、特色化服务的形式,使群众真切感受到服务带来的好处。
尚朴社区党支部结合辖区市场多、背街小巷多、老党员热情活跃的特点,成立了“夕阳红”老年哨子队,开展治安联防巡逻活动,打造治安联防服务品牌。向荣社区党支部开通社区为民服务广播站,让几十年停播的小喇叭又响了起来。广播的内容包括国内外新闻、社区动态、温馨提示、好人好事等,以前社区告知居民相关事项,在小区贴通知,居民不一定都能看到,利用广播通知或宣传,快速及时亲切,比贴通知、发宣单效果更好,也营造出社区和谐大家庭的氛围。
西安火车站管委会机关党支部积极探索信息化管理新方法,除做好现场服务外,适应旅客需求,开通西安火车站管委会出租车稽查大队微信平台和西安火车站管委会微博平台,全年发布微信微博400余条,实时播报交通、市政信息,帮助旅客找回遗失物品,积极化解司乘矛盾,受理旅客投诉10余起,办结率和旅客回访满意率100%。兴乐社区党支部,积极开展红色电影进社区、免费照相、定期体检等系列便民服务活动,利用手机信息架起“便民服务桥”。针对社区老年人多,人户分离现象普遍的实际,在已有QQ群、博客网站的基础上,率先建立“便民服务手机短信平台”,及时把党的惠民政策、活动信息、服务事项传递给社区9400名群众。
新城区全力打造以优秀社区党支部书记兀宏政、王保玉、魏军命名的社区为民服务工作室,在辖区城东、城中、城北各形成了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典型效应,发挥先进典型的带动作用,培育党建工作亮点群,推广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经验做法,升级民情地图,深化“十户联保,邻里守望”活动,不断提升社区党组织创新社会管理和服务群众的能力。群策巷社区依托社区调解委员会建立“张玉彩为民服务调解室”,12年如一日,先后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600余起。内容涉及遗产分配、婆媳矛盾、邻里纠纷、商居摩擦、物业管理等居民所有生活。在调解工作中,劳动教养和刑满释放人员的思想教育和转化工作最难做,除了耐心教育外,还要积极为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社区调解委员会荣获国家司法部“标兵调解委员会”称号,社区调解委员会主任、共产党员张玉彩,成为居民眼中的“调解高手”。
金康路茶业商圈党支部以服务商圈、服务商户、服务党员、服务经济为目标,充分发挥党建联席会和党建指导员的作用,切实为商圈解难题办实事,通过走访商户、召开党建联席会、党员包片联系制度、发放党支部“连心牌”,实现党员与群众之间零距离接触,点对点服务,有效地解决了商户反映的垃圾清运、开具发票难、商户用工难、房租上涨速度过快、部分执法人员态度生硬等问题,同时,聘请专业老师举办茶艺技能培训,协调浦发银行长乐路支行为商户提供融资贷款,吸引圈外商企入驻,切实把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形成推动商圈发展的强大动力。支部调研撰写金康路茶业商圈的基本情况及发展意见调研报告,对商圈优劣势进行分析,提出商圈今后三年建议性规划,为商圈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受到茶业商会和商户的一致好评。
扩大队伍 拓宽志愿者服务
一名党员的力量是有限的,一支队伍的力量是巨大的。新城区在基层党组织中打破隶属关系、行政区划等框架限制,改变碎片化服务现状,整合城市、农村、企业、机关、社区等各类基层党组织服务资源,以跨组织、跨区域、跨领域的服务方式对接服务需求,开展综合性的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提升服务整体效能。随着为民服务活动的全面铺开,新城区在全区范围内组建义工服务队,由隶属党员带头,积极倡导在职党员、驻地党员、居民群众、入党积极分子、大学生志愿者、商户经营者等各类人员志愿参与义工活动,认领社区公益岗位,不断扩大义工服务的影响力。目前,全区成立了160多支党员义工服务队。
新城区市容园林局渣土所副所长、优秀共产党员畅通同志,早在2004年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为一名志愿者。今年8月12日,畅通同志与天津一名患者配对成功,他用自己造血干细胞挽救一个生命垂危的同胞,这种勇敢善举和无私奉献精神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激励我们努力工作,志愿履行社会义务,做一个具有社会责任心又富有大爱情怀的高尚公民。
随着天气的转冷,居民家中广泛使用一些大功率的取暖设备,增加了消防安全隐患。西安市供电局党员志愿者们走进老旧社区,为社区居民讲解安全用电知识,发放电力设施保护宣传资料,针对部分居民反映小区电线老化的问题,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居民家中,免费检修电路,更换老化的电线、插座、开关,保证居民安全用电,此举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近日,陕西中医学院青年志愿者走进自强路街道各社区开展义诊服务,志愿者们热情地为群众测量血压、把脉、针灸和拔罐,细心地为老人们做足疗、水疗及中医检查,耐心地接受每一位群众的咨询,当日,为200余人提供了免费咨询、检查和治疗。
咸东社区建立了由党员、居民群众、入党积极分子、大学生志愿者参加的300名义工服务队伍,开展经常性帮扶救助及互助服务活动。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西安交大青年志愿者协会建立长期服务协议,为“馨乐阳光家园”智障人士经常性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近年来,义工服务队先后为社区建设献计献策163条,为53名孤寡残疾人送医药上门,免费中介服务1760人次,捐献图书519本,为居民做好事2380件次。
买菜洗菜、做饭送餐、上门慰问、健康咨询、水电维修……这些既是居民群众的日常需求,也是生活大事难事。解放门街道党工委立足实际,在缺少人力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义工服务热情为善、团结友爱、无私奉献、快乐工作、不怕困难的精神,在卫民和西六路两个社区开办了老年餐桌,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服务。参加社区老年餐桌义工服务的有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社区工作者共79人,受益群众达350人次。目前,全区已建成59家老年餐厅,基本满足了附近老人的就餐需要,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注重实效 推行便捷式服务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驻地单位和居民群众,新城区在社区工作中不断推行便捷式服务的新举措,打破一贯的8小时工作制和双休日制,使服务时间向早晚两头和节假日延伸,从抓人员一专多能入手,推行AB岗轮换,变被动接应为主动工作,变室内办结到室外服务、变坐等服务为上门服务,推行错班工作制、预约服务制、全能工作制、上门回访制、代理代办制等新做法,对转变干部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服务意识,提升工作水平产生强大而积极的影响,最大限度满足居民群众的需求。
不让一个党员远离支部,不让一个居民脱离社区,做到了社区拆迁后管理与服务全覆盖。麟德社区是一个典型的拆迁社区,居民80%居住在未央区泰和居,到社区办事很不方面,社区党支部将拆迁居民按居住地划分为10个区域,分别设立党小组和居民小组,由班子成员包干负责,定期上门看望老弱残居民,了解需求,征求意见,并现场办公,解除了居民的烦心事。红会社区针对辖区商户多、外来务工人员多的特点,开通了“蒲公英书香列车”,开设“蒲公英”免费托管班,为外来务工人员解除后顾之忧。
年满70岁以上的老人享受国家高龄补贴,这本来是件惠民利民的好事,但按要求,老人们每个月要到社区报到,核实身份,这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来说很困难,社区工作站利用QQ网络视频、上传照片、打电话、上门看望等方式与老人进行沟通,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受到老人们普遍称赞。
新城区中医医院党总支围绕社区卫生服务的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服务功能,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将中医药技术广泛应用于社区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防治,解决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通过便民利民、双向转诊、上门服务等各项措施,开展送政策、送知识、送健康、送温暖“四送下社区”活动,医院成立了8个责任医师团队,以居民院落为单位,覆盖率达到100%。
区法院干警走出机关,举办社区法庭,共建“一家亲”咨询调解室。针对华清社区地处胡家庙商圈,辖区内人员构成复杂,矛盾纠纷频发的状况,干警们经常深入社区,解答居民关于劳务纠纷、婚姻家庭纠纷、借贷纠纷、代理合同纠纷、房改房产权纠纷等方面的法律咨询、征询意见建议、培训社区人民调解员,使社区群众充分感受到了司法的温暖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