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下旬至6月上旬多次有效降雨非常有利于一代粘虫成虫迁飞中的沉降、产卵及卵的孵化,从而为二代粘虫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前提条件。为准确掌握玉米二代粘虫发生情况,确保防治工作及时有效开展,县站于6月22日、23日、24日,集中三天时间,组织技术人员对全县川、塬、岭等不同类型地区10镇21村105块237亩玉米田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玉米二代粘虫在蓝田县中度偏轻发生,虫田率58%,平均被害株率14%,平均百株虫口18.2头。其中,东川、岭区、鹿塬、焦汤地区局部田块中度偏重发生,被害株率35%,最高百株虫口达70头,单株最高虫量3头,目前害虫已进入集中为害期,幼虫发育处于2~3龄期,正是防治的有利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