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西安市莲湖区荣获2012年度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作为古都西安最大的老城区,莲湖区不仅人口密度大、流动人口多,而且背街小巷纵横,新老建筑交错。如何实现城市市容的动态化、标准化管理?如何从外观干净到四季靓丽?莲湖人的探索对其他地方或有启发。
数字化网络助力管理精细化
5月5日上午10时,记者见到莲湖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巡查员俞永红时,他正在劳动南路执行扫街任务。
喂,指挥中心,我是监督巡查员俞永红,劳动南路226号东侧存在积存垃圾渣土,收到请回复。俞永红一边汇报情况,一边通过手里的城管通上传图片。俞永红介绍说,监督指挥中心接到后,会及时对监督员传回的信息进行审核立案,同时调派力量前去清理。上午11时,当记者随俞永红再次返回时,积存垃圾渣土已被处理干净。此时,他再次拍照后向管理中心反馈处理结果。从上报到清理,整个过程用时仅1小时。
这是莲湖区数字化城市管理中的一幕。作为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工作试点区,2012年莲湖区投入1700余万元建成了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通过3G网络统一指挥调度,运用GPS定位技术,按照发现受理、指挥派遣、任务处理、反馈核实四位一体的运行机制对城区进行全方位动态精细化监督和管理。
生活垃圾收运信息化管理中心是莲湖区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的分系统之一。进到管理中心大楼内,一幅全区生活垃圾收集站点分布图映入眼帘,全区20个垃圾压缩中转站、18个台站、9个箱站、3个桶站以及72个垃圾收集点分布情况一览无余。终端控制室的电脑屏幕上随机显示着18个垃圾压缩中转站的实时作业情况,每5秒跳动一次,20秒完成一次巡查。
在垃圾信息化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现场抽检了位于西二环的一个垃圾压缩站的作业情况,从画面上可以看到,该垃圾压缩站的垃圾清运车在驶出站点大约100米的地方,出现了垃圾撒漏。管理中心的值班员人马上打电话联系垃圾压缩站的现场人员,不到5分钟撒漏的垃圾就被处理干净。
暖心小细节让保洁员精细更精心
5月6日凌晨4点,喧嚣了一天的城市尚未苏醒,48岁的环卫工人杭文娥已经开始了一天的保洁工作。我们得赶在7点之前完成道路普扫,然后去吃免费早餐。杭文娥所说的免费早餐是莲湖区专门为保洁员提供的特殊待遇。
6点30分,记者跟随杭文娥来到了西二环保洁员早餐点。此时,十几个保洁员正在饭桌旁进餐,桌上摆着土豆丝、莲花白、青菜、鸡蛋、馒头、稀饭等。区园林局工作人员马瀛告诉记者,免费早餐的标准是每人每顿2.3元,区财政和街办掏1.8元钱,保洁员只花5毛钱就能买到一个鸡蛋,一个馒头,一碗稀饭和三份炒菜。
城市保洁员大多来自周边农村,为解决他们的居住问题,莲湖区也下了一番工夫。在西安市兴中路的一个院子里,一栋二层小洋楼特别引人注目,几棵高大挺拔的白杨树把整个楼房掩映在一片绿阴之中,安宁静谧,如果不是偶尔进出的身着蓝色工装的保洁员,人们很难想到这里就是保洁员的家红庙坡保洁员公寓。
50岁的保洁员张景波是101室的住户。张景波说,之前他们一家三口租住在城中村简陋的民房里,环境差、房租高。
这间20平方米的夫妻公寓是2011年8月分到的,每个月只交5元水费和1元的电费就可以了。记者看到,房间里面收拾得非常整洁,前面是厨房,隔扇后面是卧室,电视机和床上用品一应俱全。在一楼还建有餐厅、洗浴室等配套生活设施。据介绍,像这样的保洁员公寓,在莲湖区还有几处。在莲湖区,善待一线保洁员的细节还有很多:2012年莲湖区还将保洁员工资由以前的960元提高到了1450元;此外,又投入60万元为2747名保洁员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购置各类保洁机械210余辆,机械化率达到50%不但留住了环卫工人的心,增强了他们的尊严感和城市归属感,而且使市容环卫工人流动率由13%降至7%,还激发了他们在工作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5日下午,在莲湖区西大街,记者看到,3名保洁员正开着一辆三轮车清洗马路。外观普通,功能多样。保洁员李三友道出了其中的秘密。这是我在三轮车上安装上发动机和水箱改装成的小型道路冲洗车,一次只需一吨水,压力均衡还节能,半个小时耗油0.5升就能完成2000平方米的路面清洁工作。提起自己的小发明,李三友一脸自豪。
以前两个保洁员耗时4个多小时,才能完成2000平方米的路面清洁,不但费时费力,而且还清洗不干净。现在有了这台小型道路冲洗车,不但可以解决偏僻死角的保洁难题,而且还能同时进行路面的清洗和推刷,比人工作业省时省力省心,又比大型洒水车环保精细。保洁员司雪琴告诉记者:我们把工作区域当自己家,谁不想自己家永远漂亮整洁呢。
让保洁员共享职业尊严
从干净到靓丽,从精细到精心,发生在西安市莲湖区城市环境管理方面的变化,不仅仅源于政府在城市环卫方面的硬件投入,更源于城市美容师们的职业尊严感和对城市的归属感。
环卫工人被誉为城市美容师,一人脏换来万人净,但是,长期以来,作为最基层的劳动者,他们工作艰辛,收入微薄,甚至由于工作性质而遭受来自方方面面的白眼。因此,保洁员招工难、留人难一度成为让城市管理者头疼的问题;同样,部分保洁员以外来人的心态敷衍了事、粗放保洁甚至恶作剧保洁现象屡见不鲜。在西安市莲湖区采访中,记者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保洁员流动率从以前的13%降至现在的7%,同时还出现了三代都做保洁员的环卫世家,而这一切都与该区千方百计保障环卫工人福利、温暖环卫工人身心的投入密不可分。要让环卫一线员工把城市当自己家,城市首先要把他们当家人。城市精细化管理,机制制度必不可少,但说到底还是要靠人的创造性劳动,因此,精心才能精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