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报接到临潼区穆寨乡(现在穆寨街道办事处)西王坡村搬迁户反映,同是搬迁到同一个地方,只不过自己比别的搬迁户早盖一年房,但是领到的移民补助款却相差甚远。群众怀疑他们的补助款被人截留或者挪用。还有些群众反映,由于居住条件破烂不堪,很想搬迁,但不知道为什么至今自己还没有被搬迁,害怕最后享受不到国家的搬迁补助政策等问题。3月中旬,本报特派记者对此事进行了调查采访。
一个搬迁点 两种补助政策
3月中旬,记者在西王坡村见到了反映问题的群众。说到该搬迁点村民领到补助款一事时。几位赵姓群众气愤地说,同样是搬迁户,人家后搬迁的却比他们早搬迁的领的补助多。都不知道政府是如何界限的。他顺手一指,让记者看。后边一排是2009年盖的房,当时大概搬迁新建10户左右,每人领了2000元的补助款。前边两排大概新建20户左右,是2010年盖的房,每人却能领到4300元补助。记者问:“像这种情况,你们如何得知搬迁的30多户都是同一个项目?”一位群众说:“搬迁户都知道。因为当时搬迁时,上边说这批搬迁户有50户左右,现在才实施了36户左右。”当问到村上这几年是不是还有其他搬迁点时,几位村民均表示再没有搬迁点。
街道办:项目已经验收 管材料的人不在
随后,记者就群众反映的问题采访了穆寨街道办事处。在街道办公室的协调下,见到了主管该项工作的杨副主任和石股长。说明来意后,两位领导说,这个项目已经验收。当记者问为什么一个搬迁点有两种兑付标准时,主管的两位领导均表示不是一批搬迁,所以补助不一样。记者问:“是不是分前排和后排,大概29户左右?”两位领导说:“你们肯定已经数过户数了,大概就是29户左右。”
特困户再另加一万元的补助,是不是已经发放到位。两位领导说,已经到位。记者提出观看验收材料。两位领导说,管材料的人不在。具体情况和验收材料,区农林局扶贫开发科都有。
扶贫开发科科长:材料街办未上报 工程没验收
3月19日早上,记者在临潼区农林局见到了主管该项工作的扶贫开发科张科长。
记者:“2010年‘千村贫困人口搬迁’工程是否验收?”
张科长:“目前还没有验收,正在和市局协调,准备验收。”
记者:“大概什么时间和市局沟通过,让上级验收?”
张科长:“好像是去年年底,具体记不清。”
记者:“目前该工程实施到什么程度?”
张科长:“目前已经实施了36户左右,还有十几户没有实施。”“没有实施的原因是什么?”
张科长:“主要原因是因为宅基地不够用,正在协调搬迁场地;另一个原因是,由于有些搬迁户家庭条件差,搬不起。导致工程迟缓。”
记者:“一个搬迁点为何有两种补助标准?已经搬迁的36户有没有兑付花名册,是不是可以查阅兑付情况?”
张科长:“这些资料都在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还没有上报。所以他们科室没有,无法查看。”
采访结束,令人疑惑的是,搬迁兑付花名册为何难以查看?工程迟迟难以完工,当时所报项目又是如何规划?这样的工程又如何经得起上级部门的验收?对于此事,本报将继续予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