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恰遇中秋,加长版的“十一”小长假让人民群众出行、庆祝愿望更加高涨,临潼区的假日旅游接待工作在疫情防控和大客流冲击的双重压力和挑战下经受住了考验。
假日8天,临潼区景区(点)累计接待游客72.75万人次,收入1.07亿元。其中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接待游客34.3万人次,华清宫接待游客17.6万人次,区博物馆接待游客0.1万人次,鸿门宴博物馆接待游客0.36万人次,扁鹊纪念馆接待游客0.09万人次,骊星索道接待游客2.5万人次。新增贾平凹艺术馆和赛特奥莱2个景区(点)共接待游客17.4万人。
假日旅游的主要特点有:
一、疫情防控措施有力
各景区设立参观线路引导员,引导游客进行分散式游玩,在全区落实了扫码、测温、防聚集等一系列疫情防控措施,为广大游客营造了“安全、放心、便捷”的旅游环境。
二、旅游产品丰富多彩
除秦陵博物院、华清宫等传统旅游景区以外,组织举办“云集”石榴节、国潮盛典等10余个文化旅游节庆活动,营造了浓郁的节日氛围。《长恨歌》《12?12》《复活的军团》3场演艺节目场场爆满,好评如潮,丰富的假日旅游产品供给,有效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
三、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结合“迎十四运?城市管理”、创建文明城市等工作,统筹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对全区各景区、通景公路、公园广场全面进行美化提升,对全区市政设施进行维护更新,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海内外游客;设立游客接待中心,组建石榴花志愿者服务队,设立便民服务和旅游投诉受理点,全区所有机关、企事业单位及旅游服务接待单位免费向游客开放公厕。热情服务成为全体参与假日旅游工作人员的自觉行为,为树立城市形象赢得了赞誉。
四、安全维稳效果明显
公安、应急、消防、卫生健康等部门全员上岗,联合开展暴力反恐、火灾及事故救援实战演练,提高处突能力,确保节日期间安全。国庆中秋黄金周期间未发生重特大刑事治安案件、群体性事件、重特大交通事故及旅游不安全事故,全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五、缓堵保畅更加精细
受疫情影响,今年节日期间自驾游持续升温,假日期间车流量爆增。通过扩容挖潜,开辟临时停车场,7座以下自驾游车辆采取“潮汐式通行”等措施,设置凤凰大道摆渡点,开通景区双向免费摆渡车,动态发布交通提示信息等缓堵保畅措施,有效应对假日旅游高峰的大客流,节日期间,未发生交通拥堵和游客滞留的现象,道路交通持续顺畅。
六、旅游市场监管有力
公安、交运、文旅、市场监管等部门深入一线,重点路段定点值守,加大景区沿线巡查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重点打击“黑车”“野导”,从重从快处理旅游沿线违法违规行为。对辖区商业服务网点、临时市场进行了全面排查,对重点门店、重点企业现场值守,严格执法监管,严厉打击占道经营、游售兜售行为,做到证照齐全、明码标价,商品摆放整齐、市场整洁卫生,让来临游客游得舒心、买的放心。
七、文明旅游成为时尚
今年实行的“分时、预约、错峰”的出行方式,使游客进入景区更加顺畅有序、文明有礼。在各大景区持续组织开展文明旅游宣传、引导活动。文明办、团区委组织的“石榴花”志愿者队伍,倡导文明旅游。公安分局、交运局、文旅局、斜口街办、秦陵街办等服务岗位及一线人员假日期间帮助游客找回遗失财物、寻找失散家人,救治突发疾病游客,受到游客广泛好评。
八、“文旅+”成为旅游消费新热点
节日期间,临潼区“文旅+”特色产品受到游客追捧,“寻味长安 品味临潼”美食节、悦椿酒店、贾平凹艺术馆、赛特奥莱、鹦鹉寺公园均有各自的独特魅力吸引游客。公共游憩场所、旅游购物成为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游客休闲、度假的热门去处,“文旅+”不仅激发了融合发展活力,更拉动了文旅消费,繁荣了市场主体。
(区文旅局 国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