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铭记光辉历史,弘扬英烈精神,增进爱国、爱党情怀,4月1日,清明节前夕,区审计局副局长杨菲、张宏斌带领全体党员干部赴石井镇康行烈士陵园开展“缅怀革命先烈,继承优良传统”党史学习教育。
向康行烈士敬献花篮。
在纪念碑前,副局长张宏斌带领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回顾了中国革命史及康行烈士事迹,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尊崇英烈,勇于担当的精神动力。全体党员干部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向烈士墓三鞠躬。
通过这次活动,机关党员干部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洗礼、政治教育和作风锤炼,增进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热情,激发了立足本职干事创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高昂斗志,努力在履职尽责中践行初心使命,为鄠邑区的发展贡献出审计力量。
康 行 烈 士 生 平 事 迹
康行(1916—1947)原名赵廷平,又名原芜、丁克,陕西户县石井镇石井村人。“西安事变”期间,参与创办文艺刊物《沙河》,拥护张、杨“八大主张”,宣传抗日救国,成为民立中学抗日救亡活动的领导人之一。
1937年4月7日,被推选为出席在延安召开的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第一次大会代表。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中共民立中学支部书记兼民先队队长和民先队宣传部长等职务。
1946~1947年,任中共户县工委书记,曾两度回县做地下工作。化名刘大,以长工身份在南山坡一带从事革命活动。一度住在九华山的庙里,帮助庙主磨面、挑水,在皂峪河建立中共党支部。并通过各种渠道,利用矛盾,营救被捕的中共党员和进步人士。
1947年冬,康行回陕甘宁边区,向中共陕西省委汇报工作。时值胡宗南进犯延安,即与同志转移艾蒿、梁山一带的甘草坪,途中与国民党军五十三旅遭遇,除当场牺牲数人外,大部分被俘。康行身着新军装,口袋里装有《土地法大纲》暴露身份。虽遭敌残酷刑讯,其宁死不屈,保全了被捕同志。1947年11月26日深夜,康行被活埋在旬邑县烽火台,时年3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