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华南海鲜市场已休市。 新京报记者张胜坡 摄
海鲜市场内商户防护意识较差
虽然“不明原因肺炎事件”在网上沸沸扬扬,但在华南海鲜市场内,很多商户此前并未关注到这一情况。西区市场的多位店主告诉新京报记者,他们都是在网络舆情发酵后才知道市场内有多人感染肺炎的。
洪伟(化名)是西区六街一家水产店的老板,他告诉新京报记者,他12月31日早晨才听说,有3位常在十街附近档口打牌的店铺老板前两天住院了,他发微信问候其中一个老板,对方回复“感染了病毒”。
西区的商户白小梅(化名)说,她认识的一对在海鲜市场内做生意的夫妻也住院了,“有两三天”,据她打听,这二人都是感冒引起的肺炎。
西区二街的另一名商户告诉新京报记者,隔壁卖调料的商户12月25号先是住进了武汉中心医院,后转到武汉协和医院,店铺目前由家人在打理。
12月31日下午,华南海鲜市场仍在正常经营。 新京报记者 张胜坡 摄
在店主的指引下,新京报记者找到了因不明原因肺炎住院治疗的四位店铺老板的店面。这些店铺分别经营蔬菜、食用菌、调味料、鱼虾等业务,目前均关门歇业。这四家店铺中,蔬菜店和食用菌店相邻,另外两家分属不同街区。
其中一家调味料店的邻居商户徐萍(化名)告诉新京报记者,这家店染病的老板是位四五十岁的男子,平时喜欢熬夜打牌,近日得了感冒后“也没在意”,最初没有去看医生,隔了几天发现病情加重后才去医院,最终被确诊为肺炎。
“刚开始听说他住院时我还很惊讶,一点儿感冒还用住院?”徐萍说,自己并不担心被传染,“要是非典我们还不早都被传染了!又不是一天两天了。”新京报记者见到徐萍时,她正准备关门回家,没有戴口罩。
在徐萍看来,海鲜市场的老板平时做生意都很忙,干完活儿后觉得热就会顺手脱了外套,受气温变化影响,得感冒是“很正常”的事情。“有点儿感冒也不会去看,时间长了就严重了。”
蒋明则表示,海鲜市场的店主们平时作息很不规律,得不到良好的休息。“一般早晨三四点钟就起来了,下午四五点收摊。门店开关门的时间由店主自行决定,如果没接到货,可能早晨七八点还在家,接到货了,早晨四点就开门了。”
12月31日下午五点,海鲜市场已经顾客寥寥,大部分店主正准备关门回家。西区一家调料店的老板正在清点今年的货单,谈及“肺炎事件”,她显得有些漫不经心,“现在是暖冬季节,做好个人卫生就好了。”
多位受访商户表示,往年市场内也有店铺老板得感冒甚至肺炎,但他们并未过分关注,“一个市场几百人,有几个人得流感,很正常。”
新京报记者在市场内走访时发现,市场内卫生条件不佳,垃圾堆放情况较为普遍,且地面潮湿,通风情况较差。近几日,“市场管理人员告诉我们要加强个人防护,注意戴口罩、保持卫生。”蒋明说,自己在平时空气不好时就有戴口罩的习惯,接到通知后就从店里找了个口罩戴上了。不过,新京报记者发现,市场内多数商户老板未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