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不灵? 足球就是最好的语言
因为刚学中文不久,李可还无法用流畅的汉语与队友沟通,更多是通过英语交流。不过,这并不影响他和队友们在场上的互动,因为足球本来就是最好的语言,“我们在场上就是通过足球语言来进行沟通。”李可说。
李可是个细心的人。他很早就把国歌下载到手机和平板电脑里,没事就听上几遍。让自己的中文老师把国歌歌词打印出来,反复练习,“所有事情都是这样,一开始入门非常难,但是熟能生巧,通过不断的去练习,自然就能够掌握了。当然,我学习国歌还是花了一些时间的。”
李可说他现在还在学习中文,每周会上三节课,每节课两个小时,他希望自己尽快能够跟队友用汉语进行无障碍交流。但这和训练一样,提高水平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比如,李可现在已经习惯用微信与身边的朋友、队友交流,但他的微信名还是英文的“尼克·延纳里斯”。
其实在国家队内,能和李可用英语交流的人很多。其中张玉宁的英语水平相对较高,长期在海外的踢球经历让这位年轻的射手拥有出众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于大宝、王刚都有过留洋葡萄牙的经历,除了掌握葡语之外,他们也都具备英语交流能力。
郑智曾长期在英格兰、苏格兰职业联赛效力,也具备相当的英语沟通能力,因此在场上场下他与李可的交流不会有障碍。而首次入选国足的李可自然也会认识很多新朋友,在交流过程中也有助于他中文水平的提高。
事实上,随着体育国际化进程的提速,当今体坛各个项目的从业者都会较频繁地赴海外训练和比赛,因此拥有外语沟通能力已经成为体育人的“刚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