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兵马俑在线4月15日讯 中国海关侦破走私7.48吨象牙特大案
(记者任涛)海关总署今天在此间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包括“1.17”特大象牙走私案在内的打击象牙等濒危物种及其制品走私十大典型案例。
据介绍,今年以来,中国海关共计立案侦办濒危物种走私案件182起,其中象牙案件53起,打掉27个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71名,查获各类濒危动植物共计500.5吨,查获象牙及其制品8.48吨。其中,3月30日破获的“1.17”特大象牙走私案,现场缴获象牙7.48吨,全链条摧毁了一个长期专门走私象牙的国际犯罪集团,为近年来海关自主侦查查获象牙数量之最。
据海关总署副署长、全国打击走私综合治理办公室主任胡伟介绍,高效的国际执法合作,是中国打击濒危物种及其制品走私取得重大成果的成功经验之一。一方面,中国海关加强与世界海关组织和国际刑警组织合作,积极参加“保卫”国际联合行动,共同打击象牙等濒危物种及其制品走私活动。另一方面,加强与濒危物种及其制品走私来源地、中转地和消费地海关及警方等执法部门合作,开展联合执法,和香港等地海关联合查获走私象牙2.247吨、穿山甲鳞片29.42吨、犀牛角90.5千克。经过一年半持续追逃,将3名“7.5”特大象牙走私案外逃主犯从非洲缉拿归案。
中国海关打击濒危物种及其制品走私犯罪的行动和成效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2018年,海关总署荣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颁发的奖项。同年9月,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布报告称,中国象牙禁贸令已产生显著成效。
下一步,中国海关将加强与国际和地区的执法合作,积极参加和倡议发起国际联合执法行动,与各国和地区执法部门形成打击象牙等濒危物种及其制品走私的合力。按照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确定的有关原则,加强与走私来源地、中转地和消费地海关及执法部门的情报交换、案件协查、联合调查、境外追逃等执法合作,通过打团伙、摧网络,合力斩断象牙等濒危物种及其制品走私的境内外犯罪链条。
中国海关打击象牙等濒危物种及其制品走私
十大典型案例:
一、黄埔海关缉私局侦办“1.17”特大象牙走私案
2019年3月30日,海关总署“1.17”专案组指挥黄埔海关缉私局,在合肥、南京、北京、福州、青岛海关缉私局和地方公安机关的支持配合下,出动警力238名,分为36个行动小组在多地展开收网行动,抓获犯罪嫌疑人20名,查获象牙2748根,合计7.48吨。
经查,该走私团伙在非洲尼日利亚等国大量收购象牙,通过非设关地偷运、货运渠道伪报等方式走私进境。此次查获的7.48吨象牙是通过货运渠道伪报为木材方式走私进境。
该案系近年来海关缉私部门自主侦查一次性查获象牙数量最大的案件。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http://m.his.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