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于秋瑾)5月13日,全省首家劳动仲裁智慧庭审系统在高新区上线。该系统由科大讯飞研发,旨在通过智能语音识别、语音转换功能,解决庭审过程中记录人员记录不全、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升劳动争议仲裁工作效率。
据介绍,劳动仲裁智慧庭审系统可通过语音识别,将开庭审理时审判长、原告、被告的表述实时传输至庭审系统,并形成文字进行输出,有效减轻书记员的录入压力,直接推动书记员的集约化管理。同时,在开庭过程中,审判长、原告、被告均能通过显示屏看到文字版笔录内容,方便及时查漏补缺,有效规避庭后再检查环节,节省了大量开庭时间。经测试,该系统语音识别、语音转换正确率高达98%。
据了解,自2018年9月1日托管镇街以来,高新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受理案件数呈爆发式增长,2018年累计受理劳动仲裁案件达2412起。为有效解决大量仲裁案件,劳动社保局在保持每天8个以上庭审基础上,进一步通过信息化建设,探索人工智能语音系统在劳动仲裁领域的应用,加快案件化解进程。
该系统的上线启用,为劳动者维权保障工作插上了“人工智能”的翅膀,开创了全省劳动仲裁工作新模式,也标志着高新区劳动仲裁工作步入“人工智能”新时代。
“我们将对标建设上海市全流程无纸化‘智慧庭审’,逐步将调阅案件卷宗,查询关联案件、法律文书、法律条文等工作纳入庭审系统,加快实现全程无纸化智能办案,打造仲裁智慧庭审系统2.0版本”。
高新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人表示,仲裁智慧庭审系统的上线启用,不仅为庭审效率提高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也为人工智能这项新技术的落地应用寻找到了新的突破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不只是依靠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就可以成功,而是需要为新技术找到更具有市场潜力和商业价值的应用场景进行落地,树立典型标杆,形成行业示范,在更大区域范围内进行推广应用,助推人工智能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而这也是高新区培育和发展新技术、新产业的主要路径和发展思路。”下一步,高新区将引导和支持人工智能新技术在更多行业领域示范应用,将人工智能产业打造成为支撑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核心支柱产业。
5月16日、5月17日,高新区举办了劳动仲裁智慧庭审系统观摩会,邀请科大讯飞相关负责人到场,为与会人员详细讲解智能庭审系统的操作方法,现场演示云识别语音转写功能,并邀请大家上庭操作体验。通过现场旁听和体验,与会人员切实感受到了语音识别系统的高识别率,体验到人工智能新技术对仲裁庭审工作带来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