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高新当建筑遇上“硬科技”便有了稳定世界的力量————访西安达盛隔震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盛明勇

2018-05-25 12:52  来源:高新区管委会网站  兵马俑在线

在西安高新区,西安达盛隔震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盛隔震)是一家专注于研发隔减震器材产品的企业,是我国隔减震技术研发生产与应用的“开路先锋”,同时也是“会打太极的建筑”理念的倡导者。

2016年11月,新疆阿克陶县发生6.7级强震,半年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又发生5.5级地震,位于震区,由万科援建的塔合曼乡寄宿学校,由于采用了达盛隔震的隔震技术和产品,校舍在地震中安然无恙,隔震层以上的建筑主体结构、墙体、玻璃门窗框等均无破损。这是中国6500多例隔震建筑除雅安芦山县人民医院外,第二例两次经受地震考验的成功案例。

转眼,“512汶川大地震”已过去十年,不能忘却的国殇。在缅怀祭奠遇难同胞的同时,建筑安全问题,更值得社会各界深思。面对破坏性极强的地震,建筑物却能屹立不倒,达盛隔震靠的是“刚柔相济”的“硬科技”实力。

冷门创业

摸爬滚打三起两落

说起隔减震这一冷门行业,可能许多人会觉得陌生。“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达盛隔震总经理盛明勇当初缘何会进入这一冷门行业打拼?

30多年前,盛明勇大学毕业先是在基层政府工作,后来调到国企,大约干到第十个年头的时候,已是副厂长的盛明勇觉得职业生涯到了“天花板”,没有了方向,于是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放弃“铁饭碗”闯社会。

上世纪90年代,美国洛杉矶和日本阪神先后发生大地震,两次强震震惊了世界。从那时起,隔震技术在日本、美国和新西兰等国家广泛使用。大洋彼岸的地震也让唐山地震余悸未消的中国加强了对隔震技术的重视。1995年,广东汕头召开中国首次隔震技术大会,就是那样的一次机缘巧合,盛明勇头脑一热火速赶往汕头,重金买下了一个隔震支座,开始摸索研究。也正是从那时开始,盛明勇与隔震技术“杠”上了,这一杠便是20余年。

2000年,盛明勇创办了第一家公司,也由此开启了疯狂的创业模式,没有经验、没有资源、没有政策、缺乏资金,就是在那样的环境下,盛明勇找了几个合伙人开始打拼。2000年到2008年之间,由于市场方面的原因,导致两次创业失败,即便如此,但他并未放弃,依然坚信自己的选择,并且认准了行业的大好前景。俗话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盛明勇像麦田的守望者一样执着地坚守本心,继续以“专心、专注、专业”的态度创业。

2008年汶川地震后,盛明勇再次整装待发,成立了现在的达盛隔震公司。不知不觉,竟已在行业里摸爬滚打了18年。“能走到今天,我觉得自己还算幸运。想想我的创业历程,三起两落,很戏剧,也很有挑战性。路是自己选的,不能因为难走,就改道,这不符合我做人做事的原则。当初的选择,无论今天成功与否,但我都不会后悔,能不能成功得用实践来检验。”盛明勇说。

“硬科技”发力

为建筑物保驾护航

作为我省最早从事耗能减隔震技术研发、生产、营销的高新技术企业,达盛隔震以高科技为起点,采用“刚柔相济”的技术手段,为各类建筑物提供全方位的隔减震技术解决方案,技术水平赶超日本。18年孜孜不倦地雕琢技术产品,达盛隔震现已发展成为行业的“排头兵”。

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技术,竟能让建筑物在地震中完好无损?盛明勇介绍说,隔震技术目前是世界上最先进、最科学、最安全的防震技术。其实简单地说就是在建筑物基础之上与上部结构之间加装隔震层,把上部结构与基础隔离开来,从而起到消耗地震能量的作用。隔震层一般是由隔震橡胶支座和阻尼器等部件组成,以延长整个结构体系的自振周期、增大阻尼,减少地震能量输入到上部结构,达到预期防震要求。保护结构免遭破坏、倒塌,同时保护建筑物功能完好。

达盛隔震研发的隔震橡胶支座采用“刚柔相济”的技术手段,在建筑物与地基之间设置橡胶隔震支座,把上部结构与基础隔离开,从而隔离地震能量向上部的输入。与传统抗震方法相比的安全度可提高12倍以上,使80%以上的地震能量不能传递上来,地震时,地虽动但建筑物不会倒塌,功能系统也不会受到破坏。

着眼长远发展,除了技术层面,各种竞争优势是企业占有市场份额的重要要素。作为隔减震行业领军人物,盛明勇表示,核心优势首先是人才模式,达盛隔震形成了一支完整、综合的“内脑+外脑=核心团队”,并发起成立的新丝路企业发展促进会,在国外建立了30余个分会,布局国外市场。“以人为本”,盛明勇认为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命脉,拥有专业的研发和营销团队,才能牢牢地把握市场。广泛的商业人脉资源是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附加值。

其次,达盛隔震掌握了“隔减震+隔减振=耗能技术”的原理及多元化应用技术,耗能技术行业综合能力和多项分支技术国内领先。创新方面,持续的研发能力和商业模式创新,打通上下游,整合市场资源,都为企业更好的开展业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另外,达盛隔震形成了完整的国内与国外市场战略布局,搭建了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耗能技术应用系统。

政策红利凸显

市场空间将扩大

盛明勇认为,我省虽是国内最早进行隔震技术应用的省份之一,但市场早期的认知和接受度较低,隔震技术手段落后,目标客户群体偏小众。加之政府对行业的引导不足,市场觉醒较慢,导致行业发展缓慢。

近几年,我国建筑结构抗震技术从以“抗”为主消极防灾的思路逐渐向以“隔”为主的积极思路转变。特别是512汶川大地震以后,从市场反应来说,整个社会深刻认识到了建筑安全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对建筑隔震产品的需求高涨。随着近几年《抗震设计规范》等40余部国家、省地市相关法律法规的相继颁布,以及今年即将出台的《隔震设计规则》和《建筑工程抗震管理条例》,强制要求学校、医院和人员密集区域采用隔减震技术产品,到2020年要基本具备抗御6级地震的能力,这些利好消息无不凸显出政策红利。隔减震行业市场空间因此将进一步扩大,“预计三年内我省市场容量至少达15亿,必定能创造出巨大经济效应。”盛明勇说。

若要突破“瓶颈”,求得快速发展,还需政府大力引导支特隔震技术的广泛应用。作为企业,要做的是加强产、学、研结合,提高隔震技术应用水平。以强有力的“隔震”技术手段,提升我省的建筑安全性能。

布局国外市场

打造“硬科技百亿集群”

作为高新区乃至全省数一数二的隔减震企业,达盛隔震先后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国家AAA级信用企业、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多项殊荣,参与五项国家和地方标准的编制。拥有28项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形成了政、产、学、研、用的五位一体的产业链集群,为我国耗能防震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目前,该企业拥有二十一个产品系列,在城市基础建设、铁路、电力、石油、天然气、楼梯隔震、村镇隔震、文物隔震、设备隔振、精密仪器隔振等领域,引领着中国隔减震技术应用的潮流。达盛隔震的技术产品已成功应用于万科新疆塔合曼乡寄宿学校、广东科学中心、咸阳博物馆、浐灞中学、西安城北330KV变电站、陕西省委幼儿园、白银医院等上千个项目。

谈到未来的战略布局,盛明勇底气十足,他表示,公司已经到了蓄势待发的阶段,今年将是一个大的拐点,要竭尽全力提高市场占有率,提升品牌影响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另外,根据我国“一路一带”战略发展规划,为了更好地将业务范围拓展至地震多发的东南亚、中亚地区、俄罗斯和中东国家,未来3年,将增加新的生产线,打造规模目标“硬科技百亿集群”,力争在国内同行业中脱颖而出。

同时,在产业领域,达盛隔震将加大隔震、减振耗能的研发力度,提高耗能技术新材料的研发水平,保持耗能技术领先地位,完善产品结构体系,走出一条“自主创新+引进消化+产业整合”之路。在资本运作方面对标高匹配度的资源。在营销领域,将通过引入战略合作伙伴、兼并等手段进行资源整合,提升综合竞争实力,力争在创业板市场上市,为未来发展打造坚实的基础。

全站热点
碑林区食品药监局10举措打造碑林铁军 提升营商环境

2018-05-25 10:24阅读

雁塔:建筑工地相互学习交流 扬尘污染防治经验

2018-05-24 15:59阅读

长安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建筑物外立面整治工作

2018-05-23 18:33阅读

西安市高陵区2018年义务教育学校学区划分一览表

2018-05-22 15:18阅读

第三届丝博会暨西洽会,周至签约项目49个,引进投资591.68亿元

2018-05-21 11:53阅读

碑林西安建环大学数据智能小镇

2018-05-18 18:44阅读

雁塔区检察院与区司法局联合提升社区矫正水平

2018-05-17 18:14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