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上午,长安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召开干部大会,听取机关科室和基层单位工作汇报,对2021年工作进行强调安排。党组书记、局长孙利民主持会议并讲话,副局长赵波参会。
会议释放出2021年长安区退役军人工作一系列重要信号。
长安区2021年退役军人工作怎么干?
以下8个方面值得期待:
1.党的领导坚强有力
全面加强党对退役军人工作的统一领导,创新“党建+退役军人”模式,将退役军人企业家、行业领军人物和优秀代表纳入基层党组织,成立退役军人功能党支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荐优秀退役军人进村(社区)“两委会”班子,引导退役军人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成为长安发展的生力军和先锋队。
2.《退役军人保障法》深入人心
全面做好《退役军人保障法》学习宣传贯彻工作。采取网上推介、线下普及等形式,迅速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贯彻活动,为《退役军人保障法》落地见效打好基础,引导广大退役军人知法、守法、用法,依法理性表达诉求,推进退役军人权益维护工作迈向新台阶。
3.服务保障全面升级
全面优化服务保障措施,以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为支点,向退役军人提供“1+4+N”专属服务,除包括法律援助、就业创业、志愿服务和休闲娱乐四项基础服务外,还携手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为退役军人提供专属金融服务,邀请心理咨询师开展专业化心理疏导和感情慰藉。同时,开通电话、手机终端服务功能,让数据多跑路,让退役军人少跑腿。
4.就业创业提质增效
以“三进”工作为抓手,依托驻区高校教育培训资源,开展个性化、订单式技能培训,提升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综合能力。按照“政府推动、市场主导、社会支持、政策优先”的原则,全面加强指导帮扶力度,搭建信息平台,建设孵化基地,组织开展退役军人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推介会,帮助退役军人筑梦起航,实现自我价值。
5.困难帮扶精准实施
全面推行“普惠+优待”帮扶机制,帮助符合条件的退役军人申请低保、专项救助、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公开公平公正发放省市区三级关爱基金,拓宽区级关爱基金来源,为关心关爱引水拓源;对特殊困难退役军人家庭,通过结对服务、志愿服务、就业扶持等措施,开展一对一、个性化帮扶援助,持续提升困难帮扶成效。
6.项目规划取得成效
以“十四五规划”编制为牵引,全面升级红色旅游资源,启动杨虎城将军烈士陵园改造提升项目,将小五台战役烈士墓园纳入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争取军人公墓项目落地长安。发挥自然资源和红色资源优势,规划拥军小镇建设项目,建设集国防教育、军事体验、红色旅游、休闲休养于一体综合服务项目,打造退役军人服务靓丽“名片”,带动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实现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双赢”。
7.服务站更加规范
全面落实“五有”要求,强力推进“两个年”活动,大力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星级示范服务站建设,升级“两站一中心”软硬件,补短板、强弱项,将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建成功能齐备、设施齐全、服务一流的“退役军人之家”。推进街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五化建设”,打通服务保障“最后一公里”。
8.双拥创建持续升级
全面升级双拥创建工作,创新举措,提振干劲,不断把双拥创建工作推向深入。配强工作力量,主要做好服务保障,切实解决军人“三后”问题,全力支持部队备战训练谋打赢。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契机,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展“三个最美一个优秀”评选表彰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军爱民、民拥军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