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西安浐灞生态区管委会主任门轩主持召开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专题汇报会,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以下简称北大文产院)副院长向勇及规划团队;宣传中心(旅游局)、发改局、生态局、商务局、三中心建设指挥部办公室综合管理部、两公司投资策划部、世博园运营公司、湿地运营公司、金控公司负责人参加。
会上,北大文产院规划团队就规划初稿定稿进行了汇报,各局办分别从现有资源要素、发展重点、发展方向、产业定位、产业挖掘、规划落地等方面进行交流讨论,给出具体建议。
向勇教授指出浐灞历史底蕴深厚,是活在诗词中的生态浐灞,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学的发源地和中国博览业的繁盛地,是“一次折柳地,千年诗意城”。对于产业规划,他提出以下建议:一是树立新的生态理念,践行新的生态发展理念。生态是浐灞的底色,是浐灞的魂,是立区之本、兴区之机、强区之势,新时代下需要转化狭义的生态观,从传统生态向创新生态转变,建设“没有围墙的生态博物馆”。二是明确宜居宜业定位,处理好规划发展的十对关系。即: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自然生态与人文景观、物理设施与内容创意、存量创新与增量创新、周期性活动组织与可持续IP经营、项目招商与流量养成、白天与夜间、点线与面、线下与线上、政府投资与市场运营的关系。三是重点打造“景观、活动、人”三要素的组合关系。对标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指标,建设可持续发展一级示范区,推出“世界生态文化论坛”,构建浐灞生态发展指数,发展“生态+体育、教育、科技、文创、会展、智能”,用“生态+”为产业赋能,树立生态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将“生态”做到极致、也落实到实处,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可持续发展。
向勇教授的真知灼见赢得了现场热烈的掌声。在研讨会上,门轩同志向向勇颁发聘书,正式聘请向勇教授为西安浐灞生态区文化产业发展的专家顾问。
最后,门轩同志在充分肯定规划“浐灞有什么、市场需要什么、浐灞做什么、浐灞怎么做”的逻辑架构后,就初稿提出以下建议:一是要抓好“生态浐灞、会展名城”的区域定位,突出重点错位发展。如何把浐灞“生态+文旅”的特质有机融入西安乃至全国文旅发展大环境中,强化自身优势,导入他区特色,塑造浐灞独有的“超级生态文旅IP”,是规划团队需要为生态区点明的破题之法。二是要面向市场创新突破,打造文旅发展新亮点。如何促进互联网与文旅产业,文化金融与旅游产业,AI、VR、5G等新科技与文旅的加速融合,建设产业发达、价值广泛、轻松愉悦的“时尚现代国际化浐灞”,这是发展规划需要深思的方向。三是要发挥智库平台优势,完善区域核心区上下游产业链。依托成熟项目经验,借鉴先进地区案例,结合浐灞实际,深入完善《规划》,从已有项目出发,深挖面向市场、满足大众的精神需求,对区域核心40平方公里业态进行再凝练再思考,打造浐灞文旅拳头产品,助力浐灞生态区文旅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