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扎技艺,又称糊纸、扎彩纸。是一门集剪纸、竹扎、裱糊、绘画于一体的独特民间手工技艺。相传,纸扎最早源自民间的迎春节活动“打春牛”,继而引入我国传统的年节、喜丧风俗,流传至今。常见的纸扎如在春节等节日活动中扎制彩灯,丧会上扎纸人纸屋等。
每逢举办节日喜庆或者祭祀丧俗活动,民间艺人们就会用纸裱糊、竹篾扎制各种花灯造型,如莲花灯、金鱼灯、十二生肖灯、盆盆灯等各种形状,这些纸扎作品将生活与艺术审美融合在一起,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物质生活。
灞桥区纸扎技艺项目传承人屈美丽于1963年出生,从小和外祖母、母亲生活在一起,外祖母农闲时扎彩灯、做纸花、剪窗花,她都在一旁认真地观察、学习,就慢慢掌握了剪窗花、扎花、糊花灯及其他物品的制作技艺。
这些色泽艳丽、造型拙朴,寓意明快的各类纸扎作品均取竹、木、线、纸为主要材料。以竹瓤、芦苇杆为骨架,以线团缚部位糊彩纸以装饰。在经过选料、下料、扎架 、剪花、裱糊 、组装等六道制作工序后,一个个生动、逼真、充满乡土气息的纸扎作品就算完成了。
都说传统手艺人的手是孤独的,被现代工业文明浸透的年轻人不愿意牵起他们那双有灵魂的手,但是为了这门家族祖传手艺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下去,屈美丽一直在坚持和创新纸扎技艺,相信在他们这些老手艺人的努力下,纸扎技艺一定能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